豬對蛋白質的消化是由胃開始的。飼料中粗蛋白質被吃進后,其中的蛋白質部分,先在胃酸和胃蛋白酶的作用下分解為較小的蛋白?與蛋白胨,然后連同未消化的蛋白質一起進入小腸。在小腸中最后分解為氨基酸才被小腸腸壁吸收進入血液,輸送到肝臟。在小腸中未被消化吸收的蛋白質和安化物進入大腸后,在細菌的作用下,不同程度地被分解為氨基酸和氨,并部分地被細菌利用合成菌體蛋白,故菌體蛋白合成的數量少,到消化道后段,菌體蛋白被降解為氨基酸后,能由大腸吸收的數量就更少了。吸收后的氨基酸,也由血液輸送到肝臟。最后,所有在消化道中未被吸收的蛋白質,隨糞便排出體外。
進入肝臟的氨基酸,一部分合成肝臟蛋白質和血漿蛋白,另一部分經過肝臟由體循環(huán)轉送到各個組織細胞中,合成組織蛋白及形成含氮活性物質。被吸收以后的氨基酸,主要用來合成體蛋白和產品蛋白,以滿足機體的生長、更新、修補和生產的需要。沒有被細胞利用的氨基酸,在肝臟中進行分解,轉變?yōu)槟蛩?,由腎臟以尿的形式排出體外。剩余的酮酸部分氧化供能,或轉化為糖元和脂肪作為能量貯備起來。
豬的蛋白質消化特點是:蛋白質消化吸收的主要場所是小腸,在酶的作用下進行。因此,它能大量的利用飼料中地蛋白質,而不能大量地利用氨化物。
上一篇:養(yǎng)豬“四加”提高食欲
下一篇:哺乳仔豬補料是快長的關鍵